|
碳核算|碳核算工作中企業如何做时间:2023-04-10 在碳核算相關工作中,印染行業可以結合行業自身特點與實際情況,逐步開展相關工作。 1、確定印染企業碳排放核算邊界 紡織行業的碳排放核算目前只有GB/T 32151.12-2018《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 第12部分:紡織服裝企業》這一標準有所涉及,但該標準覆蓋了所有紡織相關行業,對于更詳細分類下的行業則需要更有針對性的標準來核算企業的碳排放量。印染企業開展碳減排措施的首要前提是明確企業碳排放的來源,且對各源頭的碳排放進行確認和計量,同時結合本行業有關實際情況,確定印染企業碳排放邊界。 2、建立紡織印染行業低碳園區/近零碳園區/零碳園區 實現園區“零碳”排放的方向有零碳能源體系、零碳產業、零碳交通、零碳建筑、廢棄物管理、生態綠地管理、零碳制度體系,這七個主要維度,具體展開如圖1。 圖1 零碳園區建設維度 3、制定企業低碳、近零碳、碳中和目標 目前全球范圍內已經有超過800家企業確定了碳中和目標,而國內在這方面的起步較晚,多數企業尚停留在“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層面。中紡聯在2017年就提出到2050年實現零碳產業,是中國最早推進產業級零碳目標的行業,同時太平鳥提出2030年前實現標識100%產品的碳足跡信息、2035年前實現太平鳥品牌運營范圍碳中和、2046年前實現全價值鏈凈零排放,這也是服裝業首個碳中和愿景。 利用CFOS法則,通過核算企業自身碳排放、預測國家地區和行業減碳力度及企業自身未來發展方向、預測企業碳減排成本、根據國家和同行業碳中和目標確立自己的目標年份、傳播和宣傳企業相關低碳目標等方式,科學制定企業碳中和目標,實現企業持續發展。 4、建立紡織印染行業新能源利用要求 建立紡織印染行業新能源利用要求,包括對車間廠房加裝太陽能光伏板,充分利用太陽能優勢進行光伏發電,實現所有新成立印染企業配置光伏能源;確定企業能源配比目標,逐步提高清潔能源、余能等在企業總能源中的占有比例,努力實現企業無煤化生產;提高企業電能使用率,用電能加熱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加熱。 5、建立紡織印染行業余能利用要求 工業能耗占我國總能耗的70%以上,其中50%以上都轉化為工業余熱,可回收利用的余熱資源約占余熱總資源的60%,而我國目前對工業余熱的利用率僅約30%。因此對工業余熱的進一步合理充分利用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和顯著的經濟效果。 目前印染行業余能來源主要為染色、退漿的高溫廢水,定形機的高溫廢氣等,通過淘汰印染老舊設備,引進節能設備,或對設備進行改進,加裝熱能回收裝置,以提高余能的回收率。此外還可參照鋼鐵行業建立余能利用標準,規范印染行業余能利用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的可測量、可報告和可核查行為,使企業能夠通過標準化手段測量、報告、核查項目產生的溫室氣體減排量,有助于企業碳減排目標設立及推動企業參與自主碳減排。 6、建立低碳印染設備判定標準 針對印染設備提出要求:改變設備的加熱方式,用清潔電能加熱的方式進行替代;提高設備對熱/水的利用率,降低設備熱能能耗,打造低能耗節水設備;確定各類型印染設備能源利用率下限,對所有能源利用率未達標設備停用。 7、建立紡織印染行業開發節能減排新工藝的要求 與傳統工藝相比,目前印染行業節能減排新工藝主要集中在縮短生產時間、縮短生產流程、減少能源、資源的消耗、生產流程綠色化等,可參考環節如下: ³ 前處理:短流程、低溫、一浴法、生物酶、低堿/無堿等。 ³ 染色:低溫、低鹽/無鹽、少水/無水、一浴法、非水介質染色、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等。 ³ 印花:數碼噴墨印花等。 (聲明:資料來源于網絡公開資料整理。本文圖文無商用,僅用于科普知識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